2024年11月23日

对话| 一北方牧者对教会各种牧养课程本土化反思:既要认真实践,又不能盲目跟风

作者: 田玖恩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3年11月27日 08:18 |
播放

长顺弟兄是北方一位四、五线小城市的牧者,今年42岁的他,性格开朗、说话幽默、既细心又有见识。长顺弟兄真正走进教会是28岁那年,进入教会十几年时间,他从一名信徒,成长为教会的同工,然后几年前又成为了教会的领袖。

对各种学习的反思

在做同工和教会领袖的这些年,他发现了一个现象,近些年来,中国教会在不停地学习各种海内外先进的教牧培训和生命成长课程。一方面来说,各个教会都能认识自己的不足,以开放和接纳的态度虚心学习,这是好事。但长顺弟兄观察到,遗憾的是,往往每种学习和培训都好像一个运动一样,一两年过去就停了,然后下一个内容的学习浪潮又出来了。如此,教会的同工们就陷入到了一轮又一轮的学习怪圈里。

这些课程和培训有关于同工或信徒自身成长的,有关于如何培训门徒的,如何提升领袖领导力的,有关于如何牧养教会以及教会如何做到增长的……

长顺弟兄亲自参加或在教会中跟弟兄姐妹一起操练的学习体系有关于信徒内在生命建造的、小组成长方面的、灵恩方面的、福音使命方面的……但是他了解的情况是,尽管很多教会里的同工和弟兄姐妹一直非常努力地在学习,但是学习的果效并不明显,反而很多弟兄姐妹的感受是越学越疲乏,越学越迷茫,为什么会这样呢?

长顺弟兄想到自己的一个经历,教会换牧者期间,信徒心里都不安。作为接棒牧者,长顺弟兄处境也特别艰难,他自然很想寻找各种办法来化解现在的处境。期间,一位牧者推荐他参加一个三天禁食的祷告聚会。“当时我以为自己去参加祷告了,弟兄姐妹的问题,主就给解决了,只想着主会改变弟兄姐妹的心。”但是,长顺弟兄后来发现这想法不对,他甚至觉得这个想法有点像迷信。由于只注重弟兄姐妹的问题,心并没有进入到禁食祷告当中去。圣灵提醒他说,“要活在祷告里,才能活出祷告来。”

这个提醒,让他一下子联想到为什么这几年教会对于各种栽培体系的学习投入了那么多精力,但学来学去却没有产生什么效果的问题。长顺弟兄领悟到:“学习课程或参加各种灵性成长的培训,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在实践中去经历和体验,也就是要活在那个课程里。如果没有活在那个课程所设定的异像和使命中,就很难看到果效。而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看到果效而草率地放弃,然后又进入下一个循环。

对此,长顺弟兄也分析了一些教会学习的心态:“我们只是看你有个好的方法,或者他有个好方法,我就来借鉴一下。通常,每个教会都有自己的特色,牧者都想在保守自己原有东西的情况下发展,由于要“保守”住自己,常常会造成只能是“借鉴一下”而已。”

长顺弟兄指出,“新的课程模式一定会给自己带来挑战。由于教会不敢挑战,害怕放弃自己原有的东西,也就是害怕冒险,会导致很多教会在学习中浅尝辄止,最终无法真正领略该课程内容的精髓。而上帝所使用的仆人往往需要具备冒险精神,不敢冒险,也意味着很难更新。所以,在他看来,要想收获果实,就需要放下自己的惧怕,踏踏实实地活在课程里,活在那个课程的异像中。否则,很难收获别人所收获的经验和果实。

说到此,长顺弟兄想到主的话,新酒需要新皮袋,新布不能补在旧衣服上。长顺弟兄的意思是,这些培训课程和体系好像新酒,旧皮袋是无力承载的,也好像那新布,补上的反而把那旧衣服带坏了。教会牧者和同工过于保守也会导致学着学着就进行不下去了。过于保守和陈腐的观念需要改变和更新,因为迎新需要先除“旧”。

此外,选择适合本教会的资源也非常重要。毕竟不同教会所面临的问题不同,环境背景不同,信徒的生命不同,各个教会的异像不同……有些学习资源确实不适合本教会,牧者绝不要盲目跟风。盲目跟风也是导致各种学习和培训像运动一样一段时间被推得很高,一段时间又过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笔者后记

其他地方的牧者也谈过此类问题,大部分教会投入的精力与收到的果效不成正比。但是个别教会表示学得很好,有效果。一个教会的牧者表示,自己和团队会在众多教材中选择一个,然后彻底地跟着课程来实践,发现效果不错。这也验证了长顺弟兄的思考。还有一位教会牧者表示,很多时候,我们接触到的课程是国外的,并不完全适合本土,所以他们团队是一起研讨之后,结合本地情况对教材内容做了部分修正。这样去实践地时候,更容易被本土教会吸收。

因此,对于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教会一方面不要盲目跟风学习,另一方面也不能守株待兔。教会还是要找到适合自己情况的资源来学习,而确定了就要踏踏实实去经历,去实践。同时教会牧者和同工也要在学习的时候预备好冒险和更新的准备,因为新旧碰撞,一定会产生疼痛。

(为保护受访人,文中使用化名。)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